美国一些人制造的“关税风暴”,已经波及美国人手中的可乐瓶。百事可乐受伤尤甚。
20世纪70年代,百事把核心的饮料浓缩液生产线转移到了爱尔兰,其初衷很简单:爱尔兰税收低、政策宽松,是跨国公司的“避税天堂”。这一决策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,为百事可乐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:生产成本更低、利润空间更高、全球调配更灵活。“爱尔兰制造”成为百事公司全球扩张战略的重要基石,也有力支撑起了美国市场的巨大供应份额。
但如今,这一避风港正遭遇“风暴”正面袭击。随着美国政府将一系列海外制造商品纳入征税范围,来自爱尔兰的百事可乐可能将背上10%的额外关税负担。
市场对关税变化的反应或许会有滞后,但百事在最新的财报中已经对未来的困难进行了预警。在财报中,百事公司对2025年全年的盈利预期作出重大调整:从“温和增长”降为“持平或微降”。这意味着,在最佳情况下,百事今年的利润也只是原地踏步;在更坏的情形下,则可能出现利润收缩。
事实上,在关税风暴爆发之前,百事可乐的市场境况已不容乐观。在北美市场,其市场份额已经被可口可乐拉开,甚至一度被“黑马”品牌胡椒博士赶超,在碳酸饮料市场的份额占比跌至第三名。
这对百事可乐来说,不只是财务问题,更是品牌信心的折损。曾几何时,百事可乐代表的是“年轻人的选择”,如今却在年轻人的购物车中被逐渐地边缘化。
相较百事可乐,可口可乐在面对关税冲击时,稍显“幸运”。与百事的“全球布局”不同,可口可乐多年来坚持在美国本土及其属地(如波多黎各)设立核心生产和灌装基地。因此,供应美国市场的可口可乐并没有因为生产线布局问题受到关税影响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可口可乐能够在这场“风暴”中免受冲击。更高的铝材关税击中了它的包装链条。根据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·昆西的说法,公司每年从加拿大进口超过30万吨铝材,用于生产饮料罐。这部分材料的成本将在关税冲击下显著上涨,迫使公司重新评估包装策略。
为了应对包装材料成本上涨压力,可口可乐可能需要增加塑料瓶的使用比重。但这却带来了另一个挑战:环保承诺的兑现难度加大。要知道,可口可乐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“绿色包装”目标,承诺到2035年,旗下包装中再生材料使用比例达到40%。而相较于铝罐,塑料瓶的可回收性与环保价值明显逊色。如果为了降低短期成本而放弃环保战略,将直接削弱品牌的公信力和健康形象。因此,可口可乐在包装策略的调整上,必须慎之又慎,在成本控制与环保承诺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。
过去100多年,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品牌竞争可谓是商业史上的经典对决。百事可乐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上更具侵略性,从选择明星代言人,到举办一系列青春洋溢的营销活动,总是力求紧贴年轻一代的脉搏。可口可乐则更注重品牌文化的沉淀,讲述“共享世界”“多元包容”,主打一份“经典感”,传递出温暖、亲切的品牌形象,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。
到今天,随着全球经贸环境的剧烈变化,故事的主线正在悄然转变。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制造,从环保目标到消费者认知,饮料行业的每个环节,都在经历剧烈震荡。在新的市场环境下,两大头部品牌要拼的,不仅是口味与营销,更是对未来的应对能力。(袁 勇)
转自:经济日报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百科商品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xn--g2xx48ccpa940a.com/bm/202505_20176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百科商品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“关税风暴”袭来 可乐也难置身“税外”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百科商品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 美国一些人制造的“关税风暴”,已经波及美国人手中的可乐瓶。百事可乐受伤尤甚。 20世纪70年代,百事把核心的饮料浓缩液生产线转移到了爱尔兰,其初衷很简单:爱尔兰税收低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