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汽车供应链风险高悬丨芯片短缺或将持续半年
- 2、徐直军放言今年5亿美元砸向汽车丨华为短期内不求盈利
- 3、威马第一个上市
- 4、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副总裁:无人驾驶出租车5年内别谈盈利
- 5、「深度报道」转舵新航向:传统零部件自我革命
汽车供应链风险高悬丨芯片短缺或将持续半年
1、多位行业内人士对智库君表示,汽车芯片短缺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:一方面,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复苏,市场表现好于预测,汽车芯片需求的增长高于预期;另一方面,全球疫情蔓延,上游晶圆厂产能吃紧,手机、电脑等各类电子消费品的芯片供应不足,汽车芯片产能同样受限。
徐直军放言今年5亿美元砸向汽车丨华为短期内不求盈利
徐直军透露,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投入超过5亿美元,并且目前不考虑盈利的问题。 “短期内根本没有考虑过车BU部门的盈利问题。汽车产业是有规律的,我们对汽车产业有耐心。虽然投资是巨大的,但是我们看到这是个机会。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会,未来为公司创造的收益是巨大的。”徐直军表示。
徐直军称。据悉,华为汽车业务在2020年的支出超过5亿美元,想要追求盈利,把这5亿美金放在口袋里面最好。汽车产业发展是有规律的,时间周期非常长,华为短期内不会考虑汽车业务团队的盈利问题,长期来看总会有一年实现盈亏平衡。
仅在一个月前的10月30日,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智能汽车方案HI品牌的发布会现场再次重申,华为不造车,目标仍然是帮助车企造好车。这一次,任正非的否认更加决绝:“以后谁再建言造车,扰公司,可调离岗位,另外寻找岗位。” “华为不造车,帮助车企造好车”是华为进军车联网领域以来多次重申的目标边界。
月31日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对造不造车一事发表直接看法,表示 :“最近我们确实有些部门、个人、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,我们一直在查处过程中,华为经过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随意滥用,华为没有造车,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。
而对于盈利,徐直军在媒体采访中表示,“华为每一个产业都有发展曲线,从立项开发到走向当期盈利、再走向累计盈利,这个周期平均八年。这么多年走过来了,华为对汽车部件产业的耐心还是有的。” 虽然目前华为汽车业务并不急于盈利,但在体量上的企图心就很明显了。
威马第一个上市
1、近日,有媒体报道称,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,威马汽车正在接受上市辅导,计划于2021年初在科创板上市。如果成功上市,威马汽车将成为第一家科创板上市的新势力车企,科创板也将诞生新能源汽车第一股。
2、威马汽车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和出行方案的国内企业。其创始人沈晖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和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。威马汽车整合了全球的人才、科技、研发、制造和产业链资源,旨在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完善、便捷、舒适的出行体验。威马汽车的首款量产SUV是威马EX5,于2018年4月20日正式上市。
3、中国WM电机,成立于2015年1月(前身为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,成立于2012年),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出行方案供应商。其创始人是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、沃尔沃中国董事长沈晖。威马汽车首款量产SUV——威马EX5于2018年4月20日上市。
4、月20日,有接近威马汽车的金融机构相关人士向外透露:“目前威马D轮融资的领投机构已经确定,本轮融资规模预计在50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美金,D轮融资完成后,威马汽车将抢滩科创板。”该人士还称,其所在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筹备售卖威马上市的股权产品,他们在此之前对威马进行了C轮投融资。
5、威马汽车是一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,成立于2015年1月,其前身是联合创始人杜立刚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,该企业成立于2012年。威马汽车的创始人为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。
6、威马汽车(WMMotor)成立于2015年1月,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及出行方案的新兴企业。其前身是联合创始人杜立刚于2012年创立的三电系统研发企业。威马汽车的创始人为沈晖,他曾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。
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副总裁:无人驾驶出租车5年内别谈盈利
对此,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、大中华区副总裁、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赟向出行一客(ID:carcaijing)表示,当前Robotaxi还不具备作为成熟产品的条件,更多的是一种示范效应,在政策法规、成本技术尚未突破前,自动驾驶的商业化盈利仍是一个伪命题。
在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、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看来,自动驾驶场景落地化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撑,即政策及国际环境的加持、技术的成熟、基础设施完善,以及全新商业模式的构建(涵盖车辆拥有,出行场景,整车架构和系统,用户数据等)。
在本届峰会上,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、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给出了各个场景下自动驾驶的预期落地时间,“停产场自主泊车有望于2020-2023年实现,城际无人客运巴士的落地实现时间点将为2023-2025年,而全场景无人驾驶私家车、全场景无人驾驶Robocab出行服务以及全场景无人驾驶移动服务平台要等到2030年以后才能实现。
「深度报道」转舵新航向:传统零部件自我革命
在这场以动力系统为开端的巨变中, 从传统“三大件”到现在新能源汽车的“三电系统”,原内燃机等市场日渐缩小, 燃油车上的1 万多个零部件到电动车上已经缩减了至少三分之一,大量传统零部件在电动化时代将濒临消失。
【深度报道】应对新变局:构建安全可控产业链 【深度报道】打造新优势:汽车供应链“十四五”晋级路 【深度报道】转舵新航向:传统零部件自我革命 (注:本文首发于《汽车纵横》杂志2020年11月刊,敬请持续关注。)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,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百科商品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xn--g2xx48ccpa940a.com/bm/202502_5784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百科商品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罗兰贝格郑赟: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“兵家必争之地”_罗兰贝格汽车咨询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百科商品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本文目录一览: 1、汽车供应链风险高悬丨芯片短缺或将持续半年 2、...